人們內在本來就有佛性。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佛性。並不是說要等他們成佛了,他們才是佛。只不過他們還沒有了悟自己的佛性,所以不知道自己是佛。那個佛性永遠不會失去。無論他們有沒有了悟,佛性都是一樣的,他們和我們仍然是平等的。因此,若我一開始的教法就不平等,我之後又怎麼能教導他們平等呢?這就是我的意思。
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跟隨我的出家人去了一些國家,比方說悠樂(越南),或是中國,那些我還不能去的國家,那裡的人向這些出家人頂禮,就像他們向佛陀頂禮一樣。出家眾非常害怕,他們跳到一邊,或跳得很遠。有時候,出家眾只好威脅他們說:「如果你們再這樣向我頂禮,我就不再來這裡了。」這就沒關係,對嗎?這表示他們很了解情況。
如果任何一位出家人接受人們如此恭敬的頂禮,他們立刻就完了,心態很快就崩壞了。如果我們的功德很淺薄,又增長了我執,功德就會立刻被消除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徒弟會因此而離開/退心。有時候,他們跟隨我出家。然後我派他們去各個地方,人們頂禮他們太多,太尊敬他們,他們就覺得自己很特別。有時候他們被卡住了,反應不夠快,所以才會通不過考驗。首先,如果他們失敗了,離開了[我們的團體],他們就再也回不來了,這就是問題所在。其次,人們太愛他們了,有時候他們會誤以為那是個人的愛。
人們為什麼愛我們?人們愛我們的道德、我們內邊的光,以及上帝和佛陀傳遞給我們的加持力,這樣我們才能出去傳心印。印心的時候,明師的力量會傳入你內邊。是內在的明師,不是這個肉身的明師。我說的是「內在明師」,記住這一點。明師的力量會傳遞給他們,所以在那時,他們(觀音使者)就像是上帝和佛的代表。很自然地,人們會愛他們,愛那股力量,愛來自上帝和諸佛的無量慈悲。他們卻誤以為人們愛他們個人,他們就是這樣掉下去的。就連你們這些新同修,有時候也會誤以為你們愛師父,愛我,愛這個一·四公尺多的嬌小女士。不是這樣的,懂嗎?(懂。)
明師就是內邊有愛,所以當你們看到這個肉身,你們會愛我。因此,你們總是希望我到處東奔西跑去看你們。真的,其實不是這個肉身。你們必須了解這一點,才不會因為誤解而掉下去。比方說,對你們這些在家人同修來說。在以前,我們還有剃度出家的時候,出家眾和在家修行人是有區別的。我剛才說「在家人」,是為了讓大家稍微了解其中的差別。現在,我們不再分別了,對嗎?我跟你們大家一樣,這樣就簡單了,也更容易了。不然,如果走到哪裡都看起來不一樣,就很尷尬,也很難與人談話。跟當局談話也很困難,對嗎?他們也會開始懷疑我。人們可能以為我剛從某個監獄出來,所以才把頭全部剃光。看起來非常尷尬。
有時候是去基督教國家,剃了光頭,他們就會想:「她可能想把我們國家變成佛教國家。」他們並不知道我們沒有分別心。通常,他們只看外表。跟別人差不多會比較好「辦事」。因為這個職業很難做/從事。如果簡單,就比較容易[「辦事」]。你們都了解了,對嗎?(是的,了解。)一般來說是這樣。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當我們還區分出家眾和在家眾,還看外表的時候,那時一些同修,甚至不是出家眾,他們回到悠樂(越南),人們有時甚至還頂禮他們,好像他們是活佛一樣。人們甚至稱這些人是菩薩。是不是這樣?那裡的人都非常欣喜,非常尊敬他們。
所以那些貼近師父學習並出家的人,當然,當他們出去外面,人們就會把他們背在背上,放在肩上、頭上來崇拜。所以,這些出家人非常害怕。了解的人會非常害怕。如果他們真的了解,就會非常害怕。至於不太了解的人,他們立刻就會掉下去。只要人們頂禮他們兩、三次,他們[觀音使者]馬上就會掉下去。他們回來後,說話的方式馬上就不一樣了。他們說話的口氣就好像他們是總統什麼的。「我現在是總統了。」這種態度。
我知道他們遲早會掉下去。他們確實如此。如果他們無法聽從我的建議,他們就會掉下去。如果他們聽從了我的建議,他們就還有機會。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弱點,你就還有希望。不過如果他們不聽我的建議,他們就完了,徹底完了。等他們意識到的時候,已經是兩年、三年、四年、五年之後了。或是至少四、五、六個月後,可是他們已經走了。他們在外面的時間越長,就離出家的圈子越遠。他們的功德、[出家的]路就結束了。他們走上不同的路。他們可能會回來,不過不要緊。如果離開了,何必回來呢?來來回回會造成混亂。對嗎?僅此而已。
中國人出家眾沒有像悠樂(越南)人出家眾掉得那麼多。跟隨師父出家的悠樂(越南)同修,就像從樹上掉落的熟透無花果一樣,一下子全掉下來了。為什麼?[悠樂(越南)人]很少能見到師父。第二,[這些出家眾]還不知道靈性道路的陷阱。因此當他們去了悠樂(越南),那裡的人非常欣喜。當一位出家人被派到悠樂(越南),那裡的人非常高興,因為他們見不到師父,沒有希望見到師父。
這個時候,我還不能回去。我不是怕回去他們會殺我。他們很可能不敢傷害我。殺我會帶來壞名聲。什麼?(他們不想惹麻煩。)只是怕麻煩。不想惹麻煩。一直帶我進進出出審問,很累人!這是第一。第二,如果我回家,卻不能公開對同修或我的同胞講話,那就不能利益任何人。我回去不是為了證明我可以回去。若這對我的國家、我的同胞或至少對同修有益,我就會回去。
至於我的家人…噢,他們只是一對年邁的夫婦[師父的父母]。他們不再害怕任何事。他們年紀已經很大了。不再害怕死亡了。逮捕他們也沒有什麼區別。[他們]已經八十多歲了,還怕什麼!無論如何,他們遲早都會上天堂。現在我的父母整天打坐,經常造訪佛土,所以他們不再害怕了。那頂多只是幫助我的父母提早離開這個世界而已。尤其是我的父母打坐的時候,他們會看到很亮的光,也經常造訪佛土。所以他們不害怕,還會害怕什麼呢?他們甚至建議我讓他們早點離開,但我說:「不,慢慢來就好。」
我的意思就是這樣。他們什麼都不怕,對嗎?我也幫助了他們一點。每個月一兩百塊(美元)就夠他們生活了,夠全家生活。在悠樂(越南),你不需要那麼多錢。因此,我也盡了孝道,並沒有太忽略父母。偶爾他們要求來探望我一下,也是可以的。他們年紀已經很大了,所以人們也懶得說什麼。最好讓他們來,不然的話,[對政府來說]會更麻煩。如果不讓他們[來],其他人就會製造不必要的鬧劇。讓我父母去,至少他們會得到一些好名聲。啊,允許他們來是好事。我是這個意思。
但我們為什麼講到這個?啊!回悠樂(越南)。我意思說,如果我回去的話,我就只能去探望我的家人。政府可能不會禁止這一點。不然,人們會給他們貼上「不人道」的標籤,他們的名聲就會很差。所以他們不會禁止我回去。不過如果我回去,只對我和我的家人有益,我回去又有什麼意義呢?我不是為了我的家人而修行。我的家人已經得到利益了。他們全都已經印心,成為純素者,在念佛號了,全家人都如是。姻親、孩子們,全都印心了。姻親、孩子們、我的父母、孫輩全都已經印心了。所以現在我還回去做什麼?
拯救是指拯救靈魂。不是回到那裡去探訪肉身,來來去去地擁抱彼此,認為那樣很好,對嗎?(是的。)是啊!就是這樣。我已經盡了我的孝道。[我的孝道已經]履行了,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,靈性上還是物質上,所以我不需要再回悠樂(越南)探親了。也許在我父母要回「家」的時候,我可能要回去,只有在那種情況下。不然,若我回去不能利益我的徒弟和同胞,那我回去做什麼呢?懂我意思嗎?(是的,我們懂。)就是這樣。
那麼去中國也是一樣。我不會被允許公開見同修或國民。因此,我去那裡利益不了什麼。所以那兩個國家非常渴望。因此當出家人被派到那裡,人們會像頂禮真正的佛般頂禮他們。他們有時候還會問出家人:「哇!你修行多久了?你出家多久了?」「只有一兩年。」「天哪!才一兩年就這樣了?噢,天哪!」於是他們會頂禮那位出家人。頂禮太多,那個出家人就倒了!頂禮的人得到了功德,可是接受頂禮的人卻倒了。倒得太快,來不及救!不過沒關係。事實上,我們的同修內邊是穩定的。有時候他們會犯錯,不過他們馬上就會意識到,沒關係。不過就浪費了一段時間。或是有時候,我會失去一位在悠樂(越南)幫助人們的得力助手。因為我的悠樂(越南)徒弟中很少是出家眾。既然你已經來到一個自由的國家,就努力賺錢,好寄回悠樂(越南),稍微支援一下你的父母親屬。因為如果人人都出家,對家裡的人來說會很可憐,僅此而已。
只有真正自由的同修才能出家。不過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跟著幫我弘法(真正的教導)。他們還需要跟世上的人有一些因緣,以及良好的溝通技能。如果你說錯話,甚至會傷害我的教理。有時候我的徒弟說得不正確,會讓人更反感。有時候,有很多同修出去想告訴朋友,他們的師父有多好,不過因為不懂該怎麼說話,讓人更反感,甚至誹謗師父。後來,那些誹謗我的人碰巧找到我的一些書或錄音帶去聽。他們說:「你說的話不像你師父說的,為什麼?我馬上就同意你師父的講法,可是你說的話讓我很反感。」
人們不了解我,也是因為你們的緣故。有時候你們說的話和我說的不一樣。你們不知道該怎麼說,意思是你們講話可能有點太平淡、太直白,所以大家聽不懂。人們誤以為我們迷信,所以也有誤解。所以有時候如果外面的人誤解我,我一點也不怪他們。我知道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會導致他們誤解我。有種種情況,從外面的[人]到我的徒弟。所以這對他們來說很可惜。因此,如果你說得不好,最好還是別說。
如果你想幫助別人,必須循序漸進地做;你先幫助自己。我們最好先改善自己,不然的話,第一,你可能會掉下來,第二,我們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解。
至於那些誤解和誹謗我很多的人,後來也會累。首先,他們會累,就會停止。然後,他們會開始了解。有很多人現在是我的徒弟,不過在印心期間,他們一直來向我道歉。說:「對不起。過去三年,我一直在誹謗您。」我說: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。」不然,我現在該怎麼辦?不會向自己的徒弟報仇吧?當時報仇會很有滿足感吧?「既然你們任我發落,我就要讓你們付出代價。」把他們拖出去徹底罵一頓?不過算了吧。他們誹謗我的時候,如果當時我沒有罵回去,那就這樣了。都結束了。現在他們已經不誹謗了,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呢?我們隨時都可以停止。就算了吧!
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人藉由欺壓別人來報仇。而另一個人也決心要報復。於是他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得權力、財富和名聲,好能反擊對方。當這個人被攻擊的時候,他還在受苦,還很窮、很弱,所以沒辦法反擊。因為另一個人很富有,很有權勢,又有影響力。於是這個人忍氣吞聲,一直等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天,才向對方尋仇。當這個被欺壓的人終於成功之時,以前欺壓他的那個人卻變得窮困飢餓。事情反轉了。[這個人]現在虛弱又孤獨。於是[另一個人]說,他不會再報復了。
有人問他:「你為什麼不報仇,那個人過去常欺壓你、打你,那麼不公正地對待你?那時候,你沒辦法報仇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現在你有權有勢,為什麼不報仇呢?」那個人說:「以前我不能報仇,因為我很弱,沒有人保護我,我也沒有權勢。如果我當時報仇,我就死了。現在我有能力報復了。因為對方很弱,所以我可以報復。不過這樣做就是恃強凌弱,就像他對我做的一樣了。算了,我不想再報仇了。」
總之沒有關係了,就算了。每一次,我都直接作罷。這是正確的做法。這絕對是正確的,也符合觀音修行人的方式。那些不修行的人有他們自己的事要做,我們不想評論。不過我們是修行人,我們不報復任何人,對嗎?(對。)而外面的人,就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。我們不評論。(好。)這是他們的職責,他們就去做了。比方說,警察有責任去逮捕小偷和搶劫犯。我們不會站在那邊說:「為什麼你們十個警察欺壓一個人?」比方說,那個人是很壞的人。如果有凶殺和搶劫,卻沒有警察,那每個人都會被殺,對嗎?你就不會只是站在那裡,做些無聊的事。不會說:「十個拿槍的警察在欺壓一個人!」當你看到警察逮捕某人時。那個人殺了人,沒有悔意,比方說這樣。(是。)
要避免捲入無謂的事端。我們身為修行人,責任不一樣。其他人不修行,或者他們只是在履行他們的職責。若他們做了讓人不愉快的事,那是他們的事。我們不該說他們不好。(是的。)一定會有人在做這種讓人不愉快的事,所謂清除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。太難了!無論我說什麼,我都要給出正確的指導和解釋,不然你們都會說:「師父是這麼教我們的。」然後你們就盲目地出去,完全照著這麼做。每種情況都有所不同。你們必須靈活變通。你們不能做了事情後,就總說:「師父說的。」師父沒有這麼說。
照片說明:在荒涼的時刻,總有希望的光明